张家界天门山先导区管委会及张家界崇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委托北京绿维文旅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编制《张家界崇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9-2035)》,现已通过区级专家及部门会议审查,为使该总体规划更为完善和科学,现将规划主要内容进行社会公示,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张家界崇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9-2035);
(二)组织单位:张家界天门山先导区管委会、 张家界崇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三)设计单位:北京绿维文旅设计研究院
二、公示时间:2019年5月10日-2019年6月9日
三、公示地点:张家界规划信息港、张家界天门山先导区管委会
四、意见反馈:如有意见、建议,请来电、来信及发送电子邮件向张家界市永定区自然资源局、天门山先导区管委会、张家界崇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反映。
地址:张家界市永定区自然资源局联系电话:0744-8597801
联系人:周文 13707442245
张家界天门山先导区管委会 联系电话:0744-8596038
联系人:龚芳 18874427976 电子邮箱:2682962013@qq.com
《张家界崇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9-2035)》概要公示
《张家界崇山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19-2035)》编制工作于2018年开展前期工作,先后完成规划方案设计、内部审查、区级专家评审、成果送审稿等工作,现已通过永定区政府评审。
一、 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年至2035年,其中:
近期:2019年至2021年;
中期:2022年至 2024年;
远期:2025年至2035年。
(二)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面积约为31.22平方公里。包括:张家界市永定区南庄坪街道办事处崇山区域(含侯家坑、芦茅坑、连五间村、李家坡、新屋里、田奇坡、樊家塔、袁家村、李家村、汤家塔等村组)及官黎坪街道办事处犀牛潭村区域(含仙人溪村、犀牛潭村、麻纸坪、岩门头、团头、墨斗溃等村组)。
二、 规划目标与战略
(一)总体目标
依托崇山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和资源体系,发挥天然观景平台的区位优势和高山蔬菜的产业优势,打造以“原生态”的康养方式为特色,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山地运动、研学教育、生态居住、农业示范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山地康养型旅游度假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避暑胜地。
同时,承接国家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大战略,将项目开发与美丽乡村建设、原住民安置、旅游扶贫相结合,梳理崇山农业品牌,形成以旅游为带动的循环产业链,提升原住民生活品质,打造省级融合示范区、省级乡村振兴样板工程和张家界乡村振兴的新名片。
(二)阶段目标
近期(2019年~2021年):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进行生态修复与环境提升;依托对现有高山草甸、高山农田等景观与产业资源的整理,以天空牧场为核心撬动,先期打造一部分精品示范旅游项目,炒热点,聚人气,形成初步的游憩系统,不断打响崇山旅游品牌。
中期(2022 年~2024 年):完善旅游项目建设,丰富产品业态与功能,旅游服务提质升级,导入国内外成熟或知名度假品牌,打造中高端度假产品,形成相对完整的避暑、康养度假体系和多元化的主题游线,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崇山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同时着力于品牌的打造与建设,在市场上树立山地康养度假的品牌形象。
远期(2025 年~2035年):构建完整的旅游度假区产品结构和度假系统,并不断创新升级,最终形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品牌、国际知名的康养度假胜地,成为张家界休闲度假的创新引领、样板示范和新的旅游热点目的地。发挥先导区休闲度假龙头载体的作用,同时与武陵源、大峡谷以及周边的三山一水景区联动,推动张家界旅游品牌的提质升级,共同形成张家界新的黄金旅游线。
三、发展规模
(一)游客量基数预测
预测 2021 年崇山旅游度假区年游客量为85万人次,日游客量2329人次。
(二)游客量增长预测
崇山旅游度假区2025年游客量将达到168万人次,日均游客量0.46万人,日过夜游客量1370人;2035年游客量将达到407万人次,日均游客量1.12万人,日过夜游客量3342人次。
四、发展定位
(一)总体定位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以康养度假为主导方向,以“原生态”的康养方式为特色,打造集健康养生、避暑避霾、休闲娱乐、研学教育、生态居住等于一体的国际知名的旅游度假区。
(二)形象定位
“山外有山,康养崇山”
备选方案:“云端小镇,仙居生活”、“崇山之巅,云上仙境”
五、空间管制与增长边界划定
(一)空间管制区划
崇山旅游度假区空间划分为已建区、适建区、限建区和禁建区四种管制空间。
(1)已建区:主要包括现状村镇建设用地等,该区面积约为22.58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0.69%。
(2)适宜建设区:适宜建设区是以多规融合为基础,综合用地适宜性评价、生态保护红线、林地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得出的空间,包括其他适宜村镇建设发展的区域,该区面积约为397.74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12.1%。
(3)限制建设区:指需要控制建设行为的地区,不宜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主要包括省级公益林以及坡度大的陡坡等区域,该区面积约为217.95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6.63%。
(4)禁止建设区: 主要包括国家级公益林、水源保护地、水工程管制建设区、生态绿化走廊以及基本农田保护区等,该区面积为2649.73公顷,占规划总面积的80.59%。
(二)建设用地增长边界划定
划定建设用地增长边界总规模为180.31公顷,约占规划总面积的5.78%。其中,规划建设用地164.26公顷及远景备用地16.05公顷。
六、总体布局规划
(一)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形成“两心两带六区”的规划空间结构。
两心:崇山综合服务中心
崇山次级旅游服务中心
两带:崇山天路体验带
崇山山谷交通带
六区:云端公园体验区
田园生活体验区
农耕文化区
滨湖养生度假区
森林康养度假区
野奢民宿度假区
(二)功能分区
(1)云端公园体验区
位置与规模:包括袁家村、汤家塔、黄狮垴水库等区域;其中建设用地面积43公顷。
主要功能:避暑休闲、特色居住、会议度假
功能组团:① 天空牧场景区
② 云端仙居聚落
③ 会议度假中心
(2)田园生活体验区
位置与规模:包括樊家塔、李家村、张家村等区域;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2.25公顷。
主要功能:农业科普观光、研学教育、田园养生
功能组团:① 田园漫居养生度假村
② 农博园
③ 田园创意工坊街
(3)滨湖养生度假区
位置与规模:包括新屋里、田奇坡等区域;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0.23公顷。
主要功能:水疗养生、养心避暑、慢生活养生
功能组团:① 悦水度假村
② 崇山慢村
③ 健康管理中心
(4)农耕文化区
位置与规模:包括连五间村、李家坡等区域;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3.62公顷。
主要功能:农业示范、文化创意、商业休闲
功能组团:① 生态农业示范园
② 崇山特色民族街区
③ 崇山家园
(5)野奢民宿度假区
位置与规模:包括侯家坑、芦茅坑等区域;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1.05公顷。
主要功能:特色民宿、休闲度假
功能组团:① 云隐度假酒店
② 山乡生活民宿
(6)森林康养度假区
位置与规模:包括鹰嘴岩等区域;其中建设用地面积13公顷。
主要功能:森林康养、禅修养生、高端度假
功能组团:① 云半间度假酒店
② 云上禅苑养心谷养生中心
③ 森林养生中心
(三)用地布局
规划至 2035年,崇山旅游度假区建设用地为 180.31公顷,规划水系面积52.27公顷,保留基本农田为99公顷,其他农林用地为2790.42公顷,其中远景备用地16.05公顷。
城乡规划用地汇总统计表(2035年)
用地类型 用地面积(公顷) 占用地比例(%)
1-规划期内建设用地 164.26 5.26
其中 居住用地 14.01 0.45
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11 0.07
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87.83 2.81
物流仓储用地 0.2 0.01
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45.55 1.46
公用设施用地 0.27 0.01
绿地与广场用地 14.29 0.46
2-远景备用地 16.05 0.51
3-非建设用地 2941.69 94.22
其中 农林用地(基本农田) 99 3.17
农林用地(林地) 2790.42 89.38
水系 52.27 1.67
合计 3122 100.00
七、综合交通规划
(一)对外交通规划
1、盘山公路
(1)规划由邢大公路快速进入崇山的道路,由邢大公路高鹰寺大桥接入,经崇山南侧岩门头、麻纸坪等区域,到达崇山顶部。
(2)规划由边岩社区快速进入崇山的道路,由罗家港接入,经崇山北侧盘山而上,到达芦茅坑。
2、索道
规划建设“麻纸坪——百石丘”、“边岩社区——连五间”、“邢家巷——芦茅坑”、“寡老坡——芦茅坑”四条观光索道。
(二)内部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一主多支”的路网结构。
1、主干道
(1)对“邢家巷社区-黄狮垴水库”一线现状主要车行道路进行梳理,减少急弯,舍弃局部道路条件较差路段,架桥取直,并按道路红线宽度6米的标准对道路进行拓宽。
(2)对 “麻纸坪-黄狮垴水库”一线的村村通公路按道路红线宽度5米的标准进行升级、连通并延伸至黄狮垴水库处,形成交通环线。
(3)规划“邢大公路-麻纸坪-连五间”的道路,其中“邢大公路-麻纸坪游客服务中心”段道路红线宽度为12米,长约8.6公里,“麻纸坪游客服务中心-连五间”段道路红线宽度为7.5米,长约9.2公里。
(4)规划“边岩社区-芦茅坑”的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5米,长约16.5公里。
2、次干道
次干道主要为各分区内部环线,道路红线宽度为4米。
3、游步道系统
在各分区规划建设独立游步道系统,游步道宽1.5 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