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视点】供应环比增13%、成交继续回调,地市延续量价齐跌
2019年第28周,CRIC监测的十一个重点城市取得预售证179.39万m2,环比上涨13%。一二线城市成交规模继续回调,但幅度减缓。具体而言,一线城市中四城均回调,其中北京降幅最大,达32.76%;其次是上海环比降幅达18.4%。11个重点城市涨跌参半,跌幅最大的是武汉,达29.67%。杭州涨幅最大,环比上涨69.3%。三四线城市涨多跌少,涨幅最大的是廊坊,达93.53%。莆田跌幅最大,59.72%。
【政策解读】
Ø 政策——深圳出台39条举措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
本周,发改委令房企发外债只能置换一年内到期中长期境外债务;上海称将加快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深圳出台39条举措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放宽建设项目限制;山东提出25项新型城镇化建设任务,明确做大做强山东半岛城市群;武汉出台人才新规,年内筹长租公寓5万套,为大学生提供租赁补贴;郑州放宽落户条件,其他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自2018年以来,各自贸试验区在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经济转型升级部署下,积极发挥“排头兵”的作用,在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促进创新发展等方面已经取得了一批试点经验。此次深圳出台相关措施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充分响应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创新若干措施的通知》的政策号召,将部分权利下放到自贸试验区,放宽建设项目的一系列限制等,是进一步在自主开放、不断加大开放上迈出的新步伐,有利于推动改革创新措施取得高质量实质性的发展,特别是在现阶段进入粤港澳大湾区时代下,对于深圳更好融入全球经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落实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成交概览】
2019年第28周,一二线城市继续回调,但幅度减缓。一线城市成交指数为134.73,环比下降35.11点;二线城市成交指数为611.36,环比下降5.37点;三四线城市成交指数为40.01,环比上升2.26点。
一线城市:一线城市中四城均回调,其中北京降幅最大,达32.76%;其次是上海环比降幅达18.4%。
二线城市:11个重点城市涨跌参半,其中武汉、成都、青岛、杭州、长春、福州环比下跌,跌幅最大的是武汉,达29.67%。杭州涨幅最大,环比上涨69.3%。
三四线城市:三四线城市涨多跌少,涨幅最大的是廊坊,达93.53%。莆田跌幅最大,59.72%。
【供应概览】
2019年第28周,CRIC监测的十一个重点城市取得预售证179.39万m2,环比上涨13%,获预售证最多的城市为重庆,预售证面积达48.99万m2。
【土地成交】
2019年28周,重点监测城市的土地市场延续上周量价齐跌的趋势。本周土地成交建筑面积为1238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4%,但和去年同期相比涨幅高达109%;成交金额环比下降近三成,降至689亿元;受三四线成交占比提升影响,本周地价也呈现下跌趋势,成交楼面价为5569元/平方米,同环比下跌幅度均在5%以内。
分能级来看。一线城市仅上海有土地出让,共成交了10幅地,总建筑面积为68万平方米,分别位于青浦、松江、嘉定、闵行、徐汇和长宁,其中青浦区3宗动迁安置用地由俊发包揽,另一宗商办地由网易竞得,厦门国贸底价竞得了松江区的2宗宅地,余下地块则由路劲、文一等企业分食。二线城市本周成交量最大的城市是长沙,成交体量达191万平方米,共成交6块地,其中位于岳麓区和望城区的3宗地均达到了最高限价,另外3宗则均是底价成交;苏州成交体量也超过了100万平方米,共成交17宗地,成交区域集中在吴中区和相城区,融信、碧桂园、金融街、象屿等均有斩获;联系溢价率来看,本周仅有南京和宁波的平均溢价率超过了30%,其余城市的热度均不高,可见在限地价、收紧融资环境、加大供应等政策多管齐下,市场热度得到有效控制。三四线城市中,由于金华、义乌、温州等地出让地块面积较小,溢价率相对较高,如义乌出让的6宗地溢价率都在100%以上;成交量较大的南通出让地块多为主城区的宅地,吸引了中海、美的等企业布局,平均成交溢价率在40%以上,热度较高的还有东莞,成交6宗地的溢价率均在20%以上,其中华侨城、东实等拿下的4宗地均达到了最高限价。
【周数据表】